地底迷程 第三十九章
推荐阅读: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、宇宙职业选手、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、星门、弃宇宙、夜的命名术、剑道第一仙、雪中悍刀行、剑来、一剑独尊
一秒记住【三六中文网 www.36zw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老谢所说的互人,我听说过。书上也有。不过,那都是神话传说。
传说中,互人是炎帝之孙灵恝的后代,半人半鱼。虽然没有明确相关,但我认为,互人跟传说中的人鱼颇有渊源,毕竟两种生物有许多共性。这种人能在陆地上,也能在水里生活,就像两栖生物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要让我相信有这种人存在,就跟要让我相信外星人已经混在地球人中间一样。
按老谢所说,互人洞是人工开凿的洞穴,其建造者就是互人。
“东子,我知道,你不会相信。”老谢笑嘻嘻的说。
“是的,我不信。”
“康先生呢?”这时,沈新忽然问康小强。
“我信,我信。”康小强马上答道。
“他连鬼都相信。”我跟沈新解释道。
“是吗,”沈新笑了笑道,“我也信呢。”
她声音好听,笑声更好听。我想她是开玩笑,便对她说:“鬼这种东西,如果你能解释得让我无法反驳,说不定我也信了。”
“其实信不信都没什么,我们要找的只是答案。”她微笑着说。
“那个答案能告诉我们这隧洞是如何形成的吗?”
“可以的。”
“那就好了,至少咱们又有了一个目标。”
“杜先生不喜欢盲目去做事情,对吗?”
“哎哟,大妹子,你可算了解我。连老谢都没你了解我。对吧,老谢?”我问谢姚犁,“你负责任地说一句,这隧洞真是互人建的? ”
“要这么说,我还真不能负这个责任。”老谢很圆滑,马上解释道,“这个说法,来自一份考察报告。那份报告上,有对隧洞形成原因的分析。分析结论认为,从建筑学和历史学看,这种隧洞的成因别无解释。谁都能看出来,自然条件下,不可能形成这样的隧洞。若说这是人工建筑,又不合历史。据测定,这条隧洞的形成时间在万年以上。”
“你是说,万年前,地球上就有高级智慧生物存在?”
“其实很多证据都已指向了这点。”
“那些证据都经不起推敲。不是已经辟谣了吗?”
“对,你说的也没错。所以需要新的证据,需要新的发现。”
“嗨,就直接说,你们是要寻找史前文明存在过的证据,不就得了。多有意义的事业呀。我马上就感觉不一样了,浑身充满力量。”
“大哥,既然你已经充满了力量,能不能帮个忙,帮我背点东西,我都快要背不动了。”老谢笑着说。
“我这包里,装得可一点也不比你少。也不知是些啥玩意。老谢,”我侧了侧身,去看走在前面的谢姚犁,“还得多久才能到?”
“还早呢。”
“那好,咱们就接着讨论讨论刚才的话题,怎么样?大家看啊,假设这洞子是互人所建,那么下一个问题,请问,他们建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?”
“资料上说,这可能是条运输通道。”老谢回答。
“好,还有没有别的意见?”
“不可能是运输通道。”康小强说,“矿井还差不多。”
“好,矿井不错,也合理。再来。大妹子?”
“你先讲。”大妹子说。
“好,我说,这是远古地铁系统遗迹,怎么样?”
“这想法酷,我刚才也差点想这么说。”康小强说。
“看看,老谢,就你那说法最没创意。不过不怪你,是资料上写的。你要不要再动动脑筋,提出自己的想法?”
“我没有自己的想法。这既不是地铁系统,也不是矿井。我相信这就是运输通道。从工程痕迹看,应该是为了紧急运送物资匆匆而建。”
“等等,我知道你小子怎么想了。”
“我怎么想?”
“你肯定是想,那时候,地球即将遭受陨星撞击,为免受灭顶之灾,当时已具有高级文明的互人便建了这种地道,以便躲进地下。对不对?”
“哎哟,这想法不错!” 康小强笑得前仰后合。
“怎么样,老谢,你是不是这想法?”
“算你小子了解我。我还真是这么想的。”
“看看,我说吧。不过,那些人后来又去哪儿了?”
“去哪儿了?我们不正在去找吗。哈哈哈。”老谢大笑起来。
这时,康小强已经笑得气都喘不上来了。
高兴了一阵之后,感觉行程再没那么枯燥。隧洞似乎永无尽头,怎么也走不完似的。我问老谢,知不知道大概还有多远。他说,按照资料上记录,这条隧洞的总长度,大概为三十公里。
“什么?三十公里!怎么不早说。”
“我怕说了,你会不愿去。”
“奶奶的,你个死老谢。”
“别急着抓狂,还有呢,”灯光下,老谢一脸坏笑,接着说,“别看隧洞好像直直通向前方,其实我们一直在下行。”
“我们在往地下深处走?”
“没错,早跟你们说过,我脑子里装着地图呢。东子,这时候,我脑子里正勾勒出一张三维地图,你肯定不想知道。”
“不行,必须让我们知道。”
见我不依不饶,老谢又是一阵坏笑。
原来,这条隧洞的真实走向,其实是在螺旋形下降,只是绕的弧度大,如果不是非常注意,轻易察觉不到。
*
在幽暗的地下,时间变得毫无意义。这里面既没有日出,也没有日落,只有无尽的黑夜。老谢告诉我们一个方法,不要用手表上的时间来决定什么时候吃东西,什么时候休息,而是要凭自己的生物钟。他说人的身体都有这样一个自我调节的控制器,它会告诉你怎么才能合理利用体能。而这个生物钟,我们在地面上是感觉不到的,至少不那么明显。他还具体教了我们如何捕捉,如何利用自己的生物钟。我试了试,好像有点用。
说了阵话之后,我们又安静下来,只管埋头走路。因为男女有别,有时甚至会拉开一段距离。瞅准机会,我偷偷问老谢,沈新到底是什么身份,是不是他请来的帮手。老谢很正经的告诉我,沈新不是他请来的,他才是。
“什么?”我压低嗓子问,“你什么意思?”
“没她的邀请,凭我跟陆羽农之间那点生意关系,能参与这么深?能带你们到这里来?我老实跟你说,李若诚只是代表政府监督,真正对亿森这次考察有否决权的人,远在天边近在眼前,就是沈新。”
“不是吧!”
“你小子,跟她说话注意点,别犯老毛病。”
“我犯什么老毛病?”
“自己没发现,今天话多得都不像你了吗?”
“我话多?”
“实在太多了。”
“好,我注意点。”
“早该注意点了,”老谢不满的说,“跟打了鸡血似的。”
走着走着,通过气压检测深度的小仪器好像失灵了,已不能发挥作用。但老谢说没关系。他让我们注意洞壁的变化。这时,洞壁上开始出现一些类似小气泡的细孔,用手电照着,能看见许多亮晶晶的颗粒。我看见有细小的水滴从那些细孔沁出。岩石的颜色也变深了。
老谢随身带着不少精密仪器,对空气质量,温度、湿度都能随时监控,甚至像回声定位器这样先进而又有用的工具,他也有。
除了能隐隐听见地下传来持续的轰鸣,我还感觉到,隧洞里不知何时有了丝丝微风,就像即将走出到地面似的。这时,沈新也开始注意身边的岩石,边走边用手电进行观察。我注意到,隧洞里的岩石已经有了明显变化,那些充满气泡的岩石逐渐覆盖了整个洞壁,成为了地下岩层的主流。老谢给我们解释,说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玄武岩,密度低,但强度却不低,通透性特别好。他说,正是这种岩石大面积存在,让地下的空气质量得到了保证,否则早该戴面罩了。他说这种充满气泡的玄武岩,有点像云南腾冲马站火山群脚下发现的“泡石”。至于为什么这地方会成片出现这种本来很罕见的岩石,老谢说,他也不知道。
我听见轰鸣
声越来越近,越来越清晰。
“到这里,又得靠沈小姐了。”老谢忽然说。
已走到前面的沈新这时停了下来。我看见,离她几步远,地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开口。在那里,我们的“通道”以九十度转弯,突然向下而去。
沈新放下背包,从里面取出工具:一个亮闪闪的金属卡扣,一把非常锋利的镐子。老谢又让我和康小强都把背包打开,他从小强包里取出两个可以伸缩的连杆支架,从我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可控阻尼滑轮——难怪一路背得那么累,感觉沉甸甸的,还以为带了好多罐头和红酒呢。他把这些东西统统交给沈新,只见她蹲下身子,望了望下面黑暗深处,接着便开始工作。不多一会儿,一个结实的基座就形成了。她把滑轮固定在基座的回型弯,开始往上面拴绳降固定器,然后动手绑绳子。她用的绳子很细,不过应该非常结实。
我问沈新,为什么不直接在岩石上打孔,用岩钉或岩塞固定锚点,她说从这里下去,并不全都能够贴着岩壁,后半段会悬空,会像从直升机上往下降,如果有风或者发生螺旋摆动,固定锚点承受的压力很大,而且要避免绳子跟岩石来回摩擦。她一边说着,手上却没慢下来,又从包里取出一个碗大的金属圆盘,将那东西扣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,摁下中心的突出部分,只听“砰”一声响,底部还窜出了一股轻烟,那东西就牢牢固定在岩面上了。
“结实吗?”康小强问。
“放心,就算挂一头牛下去,也掉不了。”
我注意观察,掉了方向之后,隧洞变得跟竖井一样,看起来深不见底,不由得暗自掂量:虽懂点绳降技能,但并没多少实践,要从这黑咕隆咚的洞里下去,我还真没什么把握。我看康小强也往下瞄了一眼,已开始哆嗦。
“我第一个下去。”沈新已把底座固定好,连接好绳子。
“这可比从峭壁上下来危险多了。”我说。
“别担心,你们其实怕的是黑暗,因为看不见,所以害怕。”她以极富感染力的声音说,“只要听我的,就不会有问题。记住,掌握速度,别太快,注意保持身体姿态。谁要是不行,等会儿,我上来背他下去。”
我觉得脸上一阵发热,感觉被侮辱了似的。
“你就照顾好自己吧。”我说。
沈新快速完成了装备检查,还在小腿上绑了一只手电,打开开关,形成一个向下的光柱。这可能是为了方便下降过程中,对下方进行照明。
我们各自检查装备,照沈新的样子做,把拉链和口袋都扣紧。沈新背着她的包,面对着我们,一手拉着绳子,一手捏着腰上的限速器,两腿一蹬,“嗞”的一声,瞬间就消失在井眼里。
紧跟着是老谢,然后康小强,我排在最后下。
虽然有些紧张,下降过程其实很顺利。脚落到地面,心也踏实了。突然换了环境,我的视力开始还没适应。手电和头灯照射出去的两团光柱,好像没有着落似的。我现在相信沈新说的了,感觉害怕的原因,只是因为看不见,看不见底。现在我能看见底了,不过又看不见刚才还近在咫尺的岩壁。我把捆在腿上的手电取下来,拿在手上。
“怎么样?”老谢问。
“很好。到了吗?”我一边四处观察,一边问。
“就快到了。”老谢说。
我俩一问一答,发出古怪的嗡嗡声,那是因为声波在十分巨大,但又密闭的空间来回撞击与反弹,形成了奇特的混音。
我们进入了一处空阔的山洞。
这里面不像尖顶观那个有斗形水潭的岩洞,岩面是黑色的,非常平整,非常光滑,没有突出的钟乳石。山洞大约呈长条形,从我们面对着的左右两方向远处延伸出去,不知还有多远。这其实是一条巨型隧洞。
我们刚进来那条竖洞位于大隧洞顶部,抬头看,发现它就像顶上开着的一扇天窗。从天窗口垂悬而下的绳子,就像两根细长的面条。
有那么一会儿,我对自己居然能从那上面下来感到很怀疑。
老谢所说的互人,我听说过。书上也有。不过,那都是神话传说。
传说中,互人是炎帝之孙灵恝的后代,半人半鱼。虽然没有明确相关,但我认为,互人跟传说中的人鱼颇有渊源,毕竟两种生物有许多共性。这种人能在陆地上,也能在水里生活,就像两栖生物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要让我相信有这种人存在,就跟要让我相信外星人已经混在地球人中间一样。
按老谢所说,互人洞是人工开凿的洞穴,其建造者就是互人。
“东子,我知道,你不会相信。”老谢笑嘻嘻的说。
“是的,我不信。”
“康先生呢?”这时,沈新忽然问康小强。
“我信,我信。”康小强马上答道。
“他连鬼都相信。”我跟沈新解释道。
“是吗,”沈新笑了笑道,“我也信呢。”
她声音好听,笑声更好听。我想她是开玩笑,便对她说:“鬼这种东西,如果你能解释得让我无法反驳,说不定我也信了。”
“其实信不信都没什么,我们要找的只是答案。”她微笑着说。
“那个答案能告诉我们这隧洞是如何形成的吗?”
“可以的。”
“那就好了,至少咱们又有了一个目标。”
“杜先生不喜欢盲目去做事情,对吗?”
“哎哟,大妹子,你可算了解我。连老谢都没你了解我。对吧,老谢?”我问谢姚犁,“你负责任地说一句,这隧洞真是互人建的? ”
“要这么说,我还真不能负这个责任。”老谢很圆滑,马上解释道,“这个说法,来自一份考察报告。那份报告上,有对隧洞形成原因的分析。分析结论认为,从建筑学和历史学看,这种隧洞的成因别无解释。谁都能看出来,自然条件下,不可能形成这样的隧洞。若说这是人工建筑,又不合历史。据测定,这条隧洞的形成时间在万年以上。”
“你是说,万年前,地球上就有高级智慧生物存在?”
“其实很多证据都已指向了这点。”
“那些证据都经不起推敲。不是已经辟谣了吗?”
“对,你说的也没错。所以需要新的证据,需要新的发现。”
“嗨,就直接说,你们是要寻找史前文明存在过的证据,不就得了。多有意义的事业呀。我马上就感觉不一样了,浑身充满力量。”
“大哥,既然你已经充满了力量,能不能帮个忙,帮我背点东西,我都快要背不动了。”老谢笑着说。
“我这包里,装得可一点也不比你少。也不知是些啥玩意。老谢,”我侧了侧身,去看走在前面的谢姚犁,“还得多久才能到?”
“还早呢。”
“那好,咱们就接着讨论讨论刚才的话题,怎么样?大家看啊,假设这洞子是互人所建,那么下一个问题,请问,他们建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?”
“资料上说,这可能是条运输通道。”老谢回答。
“好,还有没有别的意见?”
“不可能是运输通道。”康小强说,“矿井还差不多。”
“好,矿井不错,也合理。再来。大妹子?”
“你先讲。”大妹子说。
“好,我说,这是远古地铁系统遗迹,怎么样?”
“这想法酷,我刚才也差点想这么说。”康小强说。
“看看,老谢,就你那说法最没创意。不过不怪你,是资料上写的。你要不要再动动脑筋,提出自己的想法?”
“我没有自己的想法。这既不是地铁系统,也不是矿井。我相信这就是运输通道。从工程痕迹看,应该是为了紧急运送物资匆匆而建。”
“等等,我知道你小子怎么想了。”
“我怎么想?”
“你肯定是想,那时候,地球即将遭受陨星撞击,为免受灭顶之灾,当时已具有高级文明的互人便建了这种地道,以便躲进地下。对不对?”
“哎哟,这想法不错!” 康小强笑得前仰后合。
“怎么样,老谢,你是不是这想法?”
“算你小子了解我。我还真是这么想的。”
“看看,我说吧。不过,那些人后来又去哪儿了?”
“去哪儿了?我们不正在去找吗。哈哈哈。”老谢大笑起来。
这时,康小强已经笑得气都喘不上来了。
高兴了一阵之后,感觉行程再没那么枯燥。隧洞似乎永无尽头,怎么也走不完似的。我问老谢,知不知道大概还有多远。他说,按照资料上记录,这条隧洞的总长度,大概为三十公里。
“什么?三十公里!怎么不早说。”
“我怕说了,你会不愿去。”
“奶奶的,你个死老谢。”
“别急着抓狂,还有呢,”灯光下,老谢一脸坏笑,接着说,“别看隧洞好像直直通向前方,其实我们一直在下行。”
“我们在往地下深处走?”
“没错,早跟你们说过,我脑子里装着地图呢。东子,这时候,我脑子里正勾勒出一张三维地图,你肯定不想知道。”
“不行,必须让我们知道。”
见我不依不饶,老谢又是一阵坏笑。
原来,这条隧洞的真实走向,其实是在螺旋形下降,只是绕的弧度大,如果不是非常注意,轻易察觉不到。
*
在幽暗的地下,时间变得毫无意义。这里面既没有日出,也没有日落,只有无尽的黑夜。老谢告诉我们一个方法,不要用手表上的时间来决定什么时候吃东西,什么时候休息,而是要凭自己的生物钟。他说人的身体都有这样一个自我调节的控制器,它会告诉你怎么才能合理利用体能。而这个生物钟,我们在地面上是感觉不到的,至少不那么明显。他还具体教了我们如何捕捉,如何利用自己的生物钟。我试了试,好像有点用。
说了阵话之后,我们又安静下来,只管埋头走路。因为男女有别,有时甚至会拉开一段距离。瞅准机会,我偷偷问老谢,沈新到底是什么身份,是不是他请来的帮手。老谢很正经的告诉我,沈新不是他请来的,他才是。
“什么?”我压低嗓子问,“你什么意思?”
“没她的邀请,凭我跟陆羽农之间那点生意关系,能参与这么深?能带你们到这里来?我老实跟你说,李若诚只是代表政府监督,真正对亿森这次考察有否决权的人,远在天边近在眼前,就是沈新。”
“不是吧!”
“你小子,跟她说话注意点,别犯老毛病。”
“我犯什么老毛病?”
“自己没发现,今天话多得都不像你了吗?”
“我话多?”
“实在太多了。”
“好,我注意点。”
“早该注意点了,”老谢不满的说,“跟打了鸡血似的。”
走着走着,通过气压检测深度的小仪器好像失灵了,已不能发挥作用。但老谢说没关系。他让我们注意洞壁的变化。这时,洞壁上开始出现一些类似小气泡的细孔,用手电照着,能看见许多亮晶晶的颗粒。我看见有细小的水滴从那些细孔沁出。岩石的颜色也变深了。
老谢随身带着不少精密仪器,对空气质量,温度、湿度都能随时监控,甚至像回声定位器这样先进而又有用的工具,他也有。
除了能隐隐听见地下传来持续的轰鸣,我还感觉到,隧洞里不知何时有了丝丝微风,就像即将走出到地面似的。这时,沈新也开始注意身边的岩石,边走边用手电进行观察。我注意到,隧洞里的岩石已经有了明显变化,那些充满气泡的岩石逐渐覆盖了整个洞壁,成为了地下岩层的主流。老谢给我们解释,说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玄武岩,密度低,但强度却不低,通透性特别好。他说,正是这种岩石大面积存在,让地下的空气质量得到了保证,否则早该戴面罩了。他说这种充满气泡的玄武岩,有点像云南腾冲马站火山群脚下发现的“泡石”。至于为什么这地方会成片出现这种本来很罕见的岩石,老谢说,他也不知道。
我听见轰鸣
声越来越近,越来越清晰。
“到这里,又得靠沈小姐了。”老谢忽然说。
已走到前面的沈新这时停了下来。我看见,离她几步远,地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开口。在那里,我们的“通道”以九十度转弯,突然向下而去。
沈新放下背包,从里面取出工具:一个亮闪闪的金属卡扣,一把非常锋利的镐子。老谢又让我和康小强都把背包打开,他从小强包里取出两个可以伸缩的连杆支架,从我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可控阻尼滑轮——难怪一路背得那么累,感觉沉甸甸的,还以为带了好多罐头和红酒呢。他把这些东西统统交给沈新,只见她蹲下身子,望了望下面黑暗深处,接着便开始工作。不多一会儿,一个结实的基座就形成了。她把滑轮固定在基座的回型弯,开始往上面拴绳降固定器,然后动手绑绳子。她用的绳子很细,不过应该非常结实。
我问沈新,为什么不直接在岩石上打孔,用岩钉或岩塞固定锚点,她说从这里下去,并不全都能够贴着岩壁,后半段会悬空,会像从直升机上往下降,如果有风或者发生螺旋摆动,固定锚点承受的压力很大,而且要避免绳子跟岩石来回摩擦。她一边说着,手上却没慢下来,又从包里取出一个碗大的金属圆盘,将那东西扣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,摁下中心的突出部分,只听“砰”一声响,底部还窜出了一股轻烟,那东西就牢牢固定在岩面上了。
“结实吗?”康小强问。
“放心,就算挂一头牛下去,也掉不了。”
我注意观察,掉了方向之后,隧洞变得跟竖井一样,看起来深不见底,不由得暗自掂量:虽懂点绳降技能,但并没多少实践,要从这黑咕隆咚的洞里下去,我还真没什么把握。我看康小强也往下瞄了一眼,已开始哆嗦。
“我第一个下去。”沈新已把底座固定好,连接好绳子。
“这可比从峭壁上下来危险多了。”我说。
“别担心,你们其实怕的是黑暗,因为看不见,所以害怕。”她以极富感染力的声音说,“只要听我的,就不会有问题。记住,掌握速度,别太快,注意保持身体姿态。谁要是不行,等会儿,我上来背他下去。”
我觉得脸上一阵发热,感觉被侮辱了似的。
“你就照顾好自己吧。”我说。
沈新快速完成了装备检查,还在小腿上绑了一只手电,打开开关,形成一个向下的光柱。这可能是为了方便下降过程中,对下方进行照明。
我们各自检查装备,照沈新的样子做,把拉链和口袋都扣紧。沈新背着她的包,面对着我们,一手拉着绳子,一手捏着腰上的限速器,两腿一蹬,“嗞”的一声,瞬间就消失在井眼里。
紧跟着是老谢,然后康小强,我排在最后下。
虽然有些紧张,下降过程其实很顺利。脚落到地面,心也踏实了。突然换了环境,我的视力开始还没适应。手电和头灯照射出去的两团光柱,好像没有着落似的。我现在相信沈新说的了,感觉害怕的原因,只是因为看不见,看不见底。现在我能看见底了,不过又看不见刚才还近在咫尺的岩壁。我把捆在腿上的手电取下来,拿在手上。
“怎么样?”老谢问。
“很好。到了吗?”我一边四处观察,一边问。
“就快到了。”老谢说。
我俩一问一答,发出古怪的嗡嗡声,那是因为声波在十分巨大,但又密闭的空间来回撞击与反弹,形成了奇特的混音。
我们进入了一处空阔的山洞。
这里面不像尖顶观那个有斗形水潭的岩洞,岩面是黑色的,非常平整,非常光滑,没有突出的钟乳石。山洞大约呈长条形,从我们面对着的左右两方向远处延伸出去,不知还有多远。这其实是一条巨型隧洞。
我们刚进来那条竖洞位于大隧洞顶部,抬头看,发现它就像顶上开着的一扇天窗。从天窗口垂悬而下的绳子,就像两根细长的面条。
有那么一会儿,我对自己居然能从那上面下来感到很怀疑。